东方文学

东方文学>大唐眀月 > 第12章 贞观之初的天灾(第1页)

第12章 贞观之初的天灾(第1页)

“不仅如此。

臣将,自,贞观元年秋。臣入尚书省以来,所了解到的农业方面的情况,梳理如下:

1.贞观元年七月,关东河南陇右及缘边诸州(约相当于黄土高原大部和华北平原南部)霜害秋稼。

2.贞观元年八月,关东及河南陇右沿边诸州霜害秋稼。

3.贞观元年八月,河南陇右边州霜。

4.贞观元年秋,霜杀稼。

5.贞观元年,关中饥,一匹绢才得一斗米。百姓东西逐食。

臣,恐怕,大旱之后,还有洪涝啊。

修造水利,势在必行。

以都江堰为例,充分利用自然资源,变害为利,使人、地、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,将成都平原灌溉成天府之国,西南粮仓,至今还滋润着天府之国的万顷良田。

请陛下明断。”

贞观元年,关中饥,二年,天下蝗;三年,大水。

以上所言在《册府元龟》、《旧唐书》、《新唐书》、《贞观政要》、《资治通鉴》等书中均有记载。

贞观元年,在蒙古高原一带(东.突厥汗国)和黄河流域(大唐)等地区出现了一次持续3年左右的气候变冷。

贞观元年到贞观三年,东.突厥汗国连续遭受严重的雪灾和霜灾,造成空前的大饥.荒。原本强大的东.突厥汗国,在贞观四年突然覆灭了,方煦认为与气候变冷,牲畜大量冻死饿死有很大关系。

贞观元年到贞观三年,黄河流域遭受连续的严重霜灾,造成严重的饥荒。

在贞观元年,黄河流域的气候突然变冷,连续三年遭遇严重的霜灾。对此次连年霜灾的记载可谓史不绝书。

此次连续霜灾,以贞观元年最重,该年秋季的霜灾,范围最广,几乎涵盖整个黄土高原以及华北平原,并引大范围的饥荒。

贞观二年的霜灾记述不多,灾情生在河南河北地区,并引饥荒。

贞观三年的霜灾,生于黄土高原北部,影响较轻。

而在关中地区,持续两年的饥荒已趋于缓解:“至贞观三年,关中丰熟,咸自归乡,竟无一人逃散。其得人心如此。”

从史料分析,此次黄河流域连年霜灾似乎具有逐年减弱的趋势。

贞观四年:“是岁,天下大稔,流散者咸归乡里,米斗不过三、四钱,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。东至于海,南及五岭,皆外户不闭,行旅不赍粮,取给于道路焉。“

“又频致丰稔(贞观三年以后),米斗三四钱,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,自山东至于沧海,皆不赍粮,取给于路。入山东村落,行客经过者,必厚加供待,或时有赠遗。此皆古昔未有也。“。

贞观六年,由于“平突厥,年谷屡登,群臣上言请封泰山“。唐朝已是一派“贞观之治“的景象。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www.baquge.cc www.cwzww.com www.9kutxt.com www.shuhuangxs.com www.du8.org

相邻推荐:妖蛇圣帝  一品天师  实习强盗  通天神井  大明老司机  一笙箫二回眸  我们不是逃兵  大明捡漏王  归来望思  学园都市之物质投影  皇帝养成计划  妖师怪奇事件簿  穿越之终归田园  千年小狱卒  Hi,金龟先生你别跑  我想上头条  异世重生日常  拯救二次元的死宅君  神隐天尊  传奇战士在末世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